【资料图】
目前,由平安建设协调小组牵头,12个部门正在全国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8月22日,民政部门公布了7件养老服务领域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手段及其危害,希望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7件案例分别是:“碰瓷”养老机构以异地养老为名集资诈骗;以签订养生养老合同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赠送床位补贴券及回购为名集资诈骗;以终身养老或高息为诱饵骗取老年人养护费用;以老知青养老为噱头吸引老年人预订养老服务;以预售养老服务消费卡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以投资购买养老服务为名跨地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这些诈骗案例对各级民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特别是老年群众及其家人,有着深刻教育警醒意义。近年来,以养老服务为名进行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被刑事侦查、被判刑的案件多发。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养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字样进行筛选,相关刑事案件近年即有百余起,单案涉案金额最高达14亿元,涉及受害人数万人。
老年人及其家庭要警惕诈骗团伙以养老服务为名,用办卡、充值、投资、消费券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消费,可能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精神损失,尤其是财产损失往往大部分无法追回。同时,在签订养老服务合同时,应着重关注合同是否含有“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违背经济常识的夸大表述。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无风险又高收益”等自相矛盾的宣传常是陷阱所在。
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还应当考察机构是否合规经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该机构登记备案、运营管理、资质信誉等信息。同时,审慎看待“终生无忧”“终身养老”等宣传口号,警惕超过一年的预付费要求,避免财产受到损失,养老变“坑老”。
另一方面,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如发现养老服务机构有收取大额预收费行为的,要加强重点监管,发现非法集资苗头性风险的尽早介入,最大程度减少老年人经济损失。(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
上一篇:钉钉宣布开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让千行百业低门槛使用AI
下一篇:最后一页
6月18日晚,从河南银保监局获悉,针对近期个别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金
近日,我省天气持续高温。6月19日,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河南发布,6月17日,河南省公布《河南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四保企业(项目)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河南省
6月15日,省政府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洛阳联合举办尾矿库头顶库溃坝风险应急处置演练。副省长武国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矿山安监局
6月15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调研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人才引进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15日至16日,省委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