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产经 >  >> 
环球消息!从网红直播到炫酷录取通知书 高校招生如何“出招”?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3-06-27 23:08:1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

作家路遥在小说《人生》的开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高考也许就是这样的紧要时刻。


【资料图】

最近,全国各地都发布了高考分数线,各高校也开启“花式”招生模式。从网红直播到炫酷录取通知书,高校招生哪家强?

01

网红学生“直播带高校”

和前些年的高校招生不太一样,这两年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走进互联网,“直播带高校”正在成为一种新现象。

今年6月12日至7月17日,抖音推出百所高校系列直播,约800场高校招生参加,内容覆盖招生信息分享及优质公开课程。

有高校招生老师说,传统的招生方式是去中学做讲座、通过公众号等单向推送、去各个地方“摆摊儿”,时间紧张,受众数量也有限。通过直播渠道,可以让应届学生和家长相对广泛多元地了解招生及专业信息,并在线即时互动。直播效果怎么样?天津大学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去年招进的近4800名学生,4成以上都看过招生直播。

抖音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都开出了公开课,开设的课程有《数学人生》《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诗词里的中原》《摄影艺术创作》《电路》《微积分》等等,为即将步入大学的考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可在互联网上提前“试读”大学,体验大学里的课程。

云南农业大学的@农大丁同学,图源网络

一边,老师们在直播间安利带学校,另一边,一些网红学生也在为学校吆喝。

去年,云南农业大学的@农大丁同学给学校拍了个招生视频,没成想在抖音收获百万点赞,火了起来。别的学校招生视频都是无人机拍摄、美食美景诱惑、教授亲自出镜……可丁同学的视频就非常“接地气”,有拖拉机的轰鸣声,也有整片整片的土地,并且喊话“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我们这里真的不用天天挖地”。

李右溪,图源网络

浙江师范大学95后女硕士@李右溪以一条《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的短视频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收获了20余万粉丝,也激发了不少网友对甲骨文的兴趣,让更多人了解甲骨文专业。

这些同学,是新媒体时代另一种看似“野生”的招生力量,他们通过网络的力量,让自己学校和专业被更多人所了解。

网络拉近了考生和大学的距离,这是一场青春和理想的奔赴。当你迈进大学的门,一段新的人生也即将开始。

02

录取通知书也是“软实力”

除了宣传自己的专业和就业,高校招生同时也是一场关乎文化的“软实力”竞争,在各种细节之处体现学校魅力。

上周,高考成绩还未发布,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先登上了微博热搜。通知书以复旦科技成果“复活”的开化纸为载体,邀请名师大家和师生共同书写。让网友们惊讶的是,一张薄薄的纸,保存寿命可达千年以上。当科技、人文、艺术凝结成一纸通知书,这是特有的浪漫。

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图源网络

昨天,兰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火了。原来,兰州大学每份录取通知书内都有一张牛肉面券,学校要请每一位新生吃来兰州的第一碗牛肉面。不少网友感慨:这学校能处!不久前,兰州大学还发布了招生MV《一碗牛肉面的时间》,汤汁清、萝卜白、辣椒红、蒜苗绿、面条黄,期待你在这个9月“吃好面、读好书”。

兰州大学录取通知书里的牛肉面券,图源网络

事实上,每一年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都会引发关注。去年,南开大学的通知书中有从周恩来总理故乡绍兴收集而来的两粒莲花种子;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受到的看似“普通”的通知书实际上大有文章,利用无油墨技术打印,科技感十足;陕西师范大学从2007年开始用毛笔书写新生录取通知书,撰写者包括老教授、书法家、在校生和校友。

一份份精心印制的录取通知书,就像是学校对每一位新生说:“我们很在乎你。”在互联网时代,录取通知书的“信使”功能有所下降。而高校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别出心裁,不仅是一种物质馈赠,更是一种精神滋养。

大学校园环境怎么样?食堂伙食好吗?图书馆条件怎么样?在微博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这些都成了同学们关心的话题。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排行榜,比如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是最美大学排行榜的常客;还有各大高校食堂盘点,都有不少同学在线安利交流各种美食。

03

招生海报秀出王牌专业

在高校发布的海报中,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王牌专业和特色。

以浙江省内高校发布的海报为例,浙江师范大学的初阳学院文科试验班类(中文)、社会科学试验班(历史)欢迎浙江省8000名以内的考生,这是要求最高的两个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则在海报中明确表示,非常欢迎有志于从事IT、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制造、新工科领域的考生选择杭电;浙江农林大学的农学、植物保护、林学等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

浙江省内各高校招生海报,图源网络

最近,填报志愿专业的话题时不时会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觉得,大学毕业后找的工作,可能都不和专业对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和专业锚定了多数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技能方向。

高校发布的海报,确实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便利。不过在信息发达的当下,要知道一所高校的优势专业和分数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愿填报结合起来。

这几年时常有人讨论大学专业的“冷”和“热”,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在接受采访时这么说,读本科和硕士合计就是7年时间,任何一个产业在此期间实现冷热转换或者兴衰转换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严格讲,今天的“热”,明天可能就“冷”了。“我认为适合你的、你最擅长的,更容易学到极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真正的‘热’,可以‘热’一辈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